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

THIS NAME

为中华民族团结奋进注入强大精神动力 新时代·新征程民族工作巡礼

发布日期:2021-11-07    作者:     来源:中国民族报     点击:

中华文化是各民族文化的集大成。从文学巨著到英雄史诗,从伟大工程到文化遗产……千百年来,各民族文化似一汪汪清泉,累世不竭喷涌,在历史长河中不断汇聚,最终形成了悠久灿烂的中华文化。


 831日,第六届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开幕式在京举行。图片来源:中央民族歌团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指出,必须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使各民族人心归聚、精神相依,形成人心凝聚、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纽带。文化是民族的血脉和灵魂,文化认同是民族团结的根脉。在中华文化的百花园中,各民族文化融通互鉴、璀璨绽放,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注入了不竭动力。

 

中华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瑞像九寻惊巨塑,飞天万态现秋毫。”735座洞窟、2000多尊造像、4.5万平方米的壁画……作为我国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古代文化艺术宝库,敦煌莫高窟堪称人类文化史上的一大奇迹。

敦煌,古丝绸之路上的重要节点,多民族文化的交融汇聚之地。2019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敦煌研究院座谈时强调,要加强对国粹传承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支持和扶持,加强对少数民族历史文化的研究,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少数民族传统文化在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中迸发新活力。

《〈格萨尔王传〉大全》发布,1.3亿字,300卷精装本,接受着来自全世界读者的惊叹和敬意;《云南少数民族经典作品英译文库》出版发行,少数民族文化“走出去”的步伐铿锵有力;《枫叶红了》《都是一家人》《冈仁波齐》等民族题材影视作品争奇斗艳,实现艺术创作与市场好评的双丰收……

 

《都是一家人》剧照。(图片来源:央视网)

 

在我国的各种“非遗”清单中,少数民族非遗是一个光彩夺目的存在。目前,我国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遗名录(名册)的42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少数民族项目有15项,占37.5%;在23个以非遗保护为核心的国家级文化生态保护(实验)区中,民族地区有11个;在全国1557个国家级非遗项目中,少数民族遗产项目占1/3。此外,在国务院公布的6批《国家珍贵古籍名录》中,少数民族文字古籍品种丰富,通过全国少数民族戏剧展演、舞蹈展演等平台,一大批传统民族民间音乐舞蹈戏剧作品得到抢救与保护。

成就源自精准施策。2014年,国家出台《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明确发展少数民族文化事业必须坚持以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引领,实施“中国少数民族文学发展工程”“中国当代少数民族文学作品对外翻译工程”,对少数民族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给予更多的政策资金支持,大力推动民族语文信息化建设。     

2017年,《关于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的意见》印发,推出一系列举措:开展少数民族特色文化保护工作,加强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经典文献的保护和传播,做好少数民族经典文献和汉族经典文献互译出版工作等。

各民族优秀传统文化都是中华文化的组成部分,中华文化是主干,各民族文化是枝叶,根深干壮才能枝繁叶茂。中华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极大增强了各族人民的“五个认同”,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注入了强大的精神动力。

 

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厚植各族群众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

各民族文化交相辉映,中华文化历久弥新,这是今天中华民族拥有强大文化自信的根源,也是各族人民人心归聚、精神相依的强大纽带。

文化认同是最深层次的认同,是民族团结之根、民族和睦之魂。在祖国边疆地区,读唐诗、唱京剧、练书法……传统文化学味正浓;在东中部地区的学校,蒙古族舞蹈、维吾尔族乐器、彝族刺绣……“民族文化进课堂”深受欢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校园,用教育为孩子们搭建了文化认同的桥梁,埋下了爱我中华的种子。

 

广西壮族自治区举办的“壮族三月三•八桂嘉年华”活动。图片来源:新华网


“壮族三月三”“刘三姐”,这些源自少数民族的文化符号经过传承创新,已经成为全广西各民族共享、引以为豪的文化品牌。在新疆,每逢古尔邦节等节日,各族群众同吃一桌饭、载歌载舞。在东中部地区的民族班,每到中秋节、端午节,少数民族学生和当地师生一起吃月饼、包粽子,共享传统民俗节庆文化……在文化共享、相互欣赏、交流互鉴中,各民族增进了对中华文化的了解和认同。

语言相通是人与人相通的重要环节。全民学习、掌握和使用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是构筑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要前提。随着国家通用语言文字的推广普及,2020年全国普通话普及率达80.72%。各族群众通过掌握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提高了个人交流交往能力,拓宽了获得现代知识和信息的渠道。

20199月,郑州奥林匹克体育中心,第十一届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成功举办。56个民族同胞同升国旗,共唱国歌;各族健儿同场竞技,共话友谊。

作为与全国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运动会并重的盛会,全国少数民族文艺会演已成功举办六届。5年一届的文艺盛会,犹如一场民族文艺领域的奥林匹克,点燃了文艺创作的精神火炬,为中华文化注入生生不息的能量。

 

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扎实推进——为新时代文化强国建设贡献力量

这个时代,非遗有什么样的面孔?每年6月的“文化与自然遗产日”提供了答案。以苗族刺绣技艺数纱绣制作的精致领带,采用打籽绣与银饰工艺结合做成的手镯,充满浓郁民族气息的围巾、披肩……“非遗购物节”从消费端发力,让人们在购物体验中共同参与非遗保护、共享非遗保护成果;“云游非遗影像展”公益性展播千余部纪录片、专题片,从千里之外到云端共享,影像记录让非遗的表达方式骤然鲜活。

惟保守也,故永旧;惟进取也,故日新。近年来,一个个“非遗+文创”“非遗+文旅”创新项目,让传统文化“潮”起来、“火”起来。放眼全国,越来越多非遗项目实现在活态传承中有效保护、在有效保护前提下合理利用,不仅在人们生活中精彩亮相,更为经济社会发展注入新动力。

今年8月,《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印发,强调要加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脱贫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明确提出要坚持以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主线,促进各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

如今,2000多所非遗扶贫就业工坊引领脱贫人口学习传统技艺,小手艺带来大产业。从传统的生活用品到精美的手工艺品,远销海内外的白族扎染和苗族银饰,成为当地群众致富的“好帮手”;从民间艺术到文化体验项目,侗族大歌、黎族制陶技艺、佤族甩发舞等借力网络广泛传播,吸引越来越多游客前来“打卡”……丰富多元、魅力独具的优秀传统民族文化结合现代理念与传播手段,不仅实现了主动“走出去”,还通过赋能文化旅游产业,让更多人踏足民族地区,感受民族文化的魅力。

在科技日益进步的今天,非遗保护和传承正向多方位、多途径、多形式转变。三大史诗有的被改编成动画片、影视剧、连环画、小说,有的被绘在唐卡上,以更为多样的形式广泛流传。把英雄史诗搬上银幕,不断绽放出新的光彩,也让越来越多的年轻人认识到古老史诗的价值。……

如今,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不仅仅只是一个号召、一个尚不可及的远景,而是在火热生活实践中随时随处发生的充满活力的时代大潮。植根千年文化,拥抱数字时代,走入千家万户,历久弥新的中华文化日益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命力,也必将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更加坚实的精神文化支撑。

 

 

来源:中国民族报 

/文静

监制/肖静芳

统筹/王珍

编辑/高新渝

制作/石建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