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4日,应历史文化学院邀请,中国元史学会长、北京大学历史学系主任、博士生导师张帆教授在盛乐图书馆二楼报告厅进行了题为《元代蒙古人的汉文碑传——文化交融之一侧面》的学术报告。张帆教授于1992年7月毕业北京大学并留校任教,现任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系主任、中国古代史教研室主任、中国元史学会会长、中国蒙古史学会副会长。主要从事蒙元史、北方民族史、明史、政治制度史、元明官僚政治制度、元明政治文化、中韩关系史等相关领域的研究,代表性成果有《元代宰相制度研究》、《中国古代简史》等。
张帆教授报告分为四个部分。主要介绍元代汉文碑传研究的概念、缘起。以及汉文碑在全国的分布、留存情况。并介绍了元代汉文碑的分类和材料的来源;汉文碑传发展分为三个阶段:元世祖时期:蒙古权臣的碑比较多,而且有的是用八思巴文和汉文写的;元成宗时期,蒙古贵族权臣的碑文比较多,这个时期开创了元朝勋德碑传统;元武宗以后汉文碑传数量明显增多,原因是受汉地传统影响更深,元朝奉赠制度的推行等。然后,张帆教授讲述了元代汉文碑传的研究价值以及研究过程中发现的一些问题。最后张帆老师总结说,“树碑立传”并非蒙古的传统,元代蒙古人接受此习惯较晚(逊色于色目人),终元一代仍不普及。老师还认为元代蒙古人的汉文碑传提供了史书不具备的重要信息,叙事通常更详尽,但也明显存在文化隔阂现象,有必要在充分挖掘方志,金石资料的基础上进行汇总整理研究。
参加此次学术报告的有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内蒙古大学近400多位师生。报告结束后,教育科学学院的王风雷教授进行了精彩的点评,希望同学们向张帆老师学习,并希望张帆老师常回家看看。讲座由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李艳洁老师主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