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新闻

张平香:守匠心 勇创新

[日期:2023-10-05 来源:  作者: [字体: ]

 个头不高,精干的短发,眼睛明亮有神,步伐铿锵有力,手中不离一部“万用表”。

  这是初见方大炭素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信息自动化部自动化站主任张平香的印象。

  从方大炭素加工厂的一名普通电气技术工,到炭素行业电气自动化控制的专家,张平香用了近30年。近30年来,改变的是年龄和阅历,不变的是她匠心如初的精益求精和勇于创新。

  有过泪水和煎熬,更有成功和喜悦。数十年的坚守与付出,在张平香的身后留下了一串串劳动者闪光的足迹。


  挑战“洋设备”

  2006年方大炭素改制,企业发展步入快车道,各项重大技术改造项目也相继起步。

  当时,企业从日本引进了最先进的4000吨立捣卧压电极挤压机,这是当时世界炭素领域仅有的两台大规格电极挤压机之一。

  然而,这台填补国内炭素行业空白的先进设备却成了“烫手山芋”:项目没有竣工,设备制造厂家合同期满,退出设备调试,设备的安装、维护、管理成为企业的大难题。

  世界一流的先进设备“趴窝”怎么办?难道眼睁睁看着价值数千万美金的设备成为摆设吗?

  “我来试试!”关键时刻,张平香凭借着多年和国外设备打交道的经验,主动请缨,带领12名团队成员展开攻关。

  那年,张平香35岁。

  “那么多大学生、硕士生都干不了,她一个小小的中专生能行吗?”面对大家的质疑,张平香承受着巨大的压力。

  决战开始,张平香一头扎进编程工作中,忘记了白天黑夜,忘记了丈夫孩子。“那段时间真是刻骨铭心,每天都是晚上10点以后才下班,我和大家都拼了。我学的是英语,对日语一窍不通,手里只有一本《日汉科技词典》,实在是太难了。”回忆起当时的情景,张平香至今记忆犹新。

  就是凭借这本《日汉科技词典》,张平香和团队队员逐字逐句地检索到所有英语文献,破译了千头万绪的线路“密码”,成功进入程序,完成系统的自动化联线调试,实现了设备全自动化生产。

  试生产中仍然不断出现状况,有了信心的张平香带领团队大胆地给进口设备“动手术”,先后完成设备改造项目25项,技术革新81项,让设备故障率保持在1.2‰以下。

  4000吨电极挤压机的产量从投产之初的日产60余吨,迅速增长到日产175吨,Φ800mm等大规格、超高功率电极产品顺利下线,成功填补了国家炭素产业又一个空白。这也让方大炭素生产装备水平领先国内炭素行业,跻身一线炭素生产企业。

  张平香一战成名,绝非偶然。

  1992年,张平香从甘肃省冶金工业学校毕业,来到方大炭素的前身——兰州炭素厂,被分配到加工厂当电气技术员。

  “刚到单位时,看到从美国、日本引进的许多技术先进、结构复杂的进口设备,整个人都是懵的。”张平香直言,刚进企业就感到压力重重,不知所措。

  “当时,我暗暗给自己加油鼓劲,心想一定要掌握这些‘洋设备’,一定要在设备运行维护管理方面有所作为。”

  张平香主动要求从技术室调到电工班去锻炼学习。从此,一个小女生,天天和一群大老爷们“混”在一起爬高就低,如饥似渴地学习钻研技术知识。

  为了尽快熟悉进口的专业设备,张平香捧起了大学本科的电气教材。用了4年时间,她先后读完了《电力拖动自动控制系统》《电气控制技术与PLC应用》《微机控制技术》等十几本大学教材,专业知识水平和业务能力突飞猛进。

  仅仅用了五六年时间,张平香就完全掌握了进口设备的技术要领和专业性能。

  张平香渐渐在企业电气设备领域崭露头角,成为一名小有名气的“电气小专家”。


  突破“卡脖子”技术

  方大炭素装备优势十分突出,许多主力设备均为进口设备。但是有一个问题同样也十分突出:进口备品备件能否及时供给,对设备检修工作影响很大。

  进口的4000吨油压机投入使用5年后的一天,突然“趴窝”了。经检查发现是固态接触器损坏,和进口备件供应商紧急联系,供应商回复:新的固态接触器最快送到也要10天时间。

  这台油压机一天的产能180多吨,停工10天就减少近2000吨的产量,经济损失巨大。

  用什么方法能让这台设备动起来呢?能不能用国产的备件替代一下?

  张平香和几名技术员反复思量后决定:行不行,先试试!

  看资料、查参数、找备件厂家……张平香一刻不敢耽搁,迅速组织技术人员行动起来,第二天就将国产件专车运到车间,更换到设备上。

  “开车!”设备轰鸣起来了,现场抢修的员工一片欢呼,大家纷纷向张平香竖起大拇指。

  这次设备“危机”虽然过去了,但这件事对张平香的触动很大。

  “进口备件采购周期长,是制约企业生产的一大瓶颈。决不能让别人‘卡着脖子过日子’,设备管理的主动权必须掌握在自己的手里!”张平香坚定地说。

  国产固态接触器替代的成功,让张平香打开了新的工作思路,严峻的现实也更加坚定了张平香推进“洋备品”“洋备件”国产化的念头。她和技术团队一头扎进备件国产化改造的探索之中,三年时间里完成了130多项国产化改造项目。

  进口油压机主泵模块、西门子直流调整器、加热料仓母线进口绝缘……一系列国产化改造工作的连获成功,实现了进口设备常用易损件全部国产化替代,确保了进口设备的顺利检修和正常运行。

  设备国产化,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为了更好发挥张平香的技术创新能力,2013年方大炭素在省总工会的指导下成立了“张平香劳模创新工作室”。30多名机械、电气、工艺、自动化等领域的优秀工程技术人员汇集在这里,围绕企业的生产经营重点开展科技攻关。

  经过20多年运行,方大炭素焙烧工序两台环式炉温控系统的上位机操作系统陈旧落后,运行不稳定,温控系统上位机时常出现死机现象。

  今年7月,张平香主动请缨,依托劳模创新工作室的技术力量,对环式炉温控系统的上位机进行升级改造。

  经过一个多月的连续攻关,张平香和她的团队圆满完成了环式炉温控系统上位机升级改造工作,使即将淘汰的上位机“满血复活”,数据采集、分析、追溯能力等自动化程度大幅提升,有力保障了焙烧工序生产的顺利进行。

  这几年,张平香更忙了。

  利用劳模创新工作室,张平香围绕公司设备改造、技术改造、工艺改善、降低成本、安全生产等主题性工作,通过创新实践活动,解决了公司生产经营遇到的各类难题。

  Φ700mm超高功率石墨电极填补了国内大规格超高功率石墨电极的生产技术空白;碳纤维在石墨电极糊料中的分散技术及应用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复合改性人造球形石墨负极材料的研究与开发科研项目,开创了制造同类产品的工艺技术先河……几年来,张平香创新工作室硕果累累。

  张平香和她的团队先后组织完成设备改造项目50项,技术革新120项,修旧利废130余项,累计节约资金近千万元。先后取得国家专利3项,获得全国职工技术创新三等奖1个,在国家级刊物上发表论文10篇。

  因业绩突出,张平香连续三年被辽宁方大集团评为“方大劳模”,2015年、2020年分别获得“甘肃省劳动模范”和“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铁娘子”也柔情

  多年来全身心投入工作,为我国的炭素事业孜孜不倦,张平香在工作中展现的是“铁娘子”的形象。

  其实,生活中张平香也有柔情的一面。

  张平香家中的书桌上,摆放着一张儿子穿军装的照片。想儿子的时候,工作劳累的时候,她总会看上几眼。

  “对于孩子,我是有愧的,关心太少了。”张平香说,因为工作忙,孩子的学习、生活全交给了爱人,现在孩子考入了军校,成为一名光荣的火箭军技术士官。

  “等我退休了,我来做饭,我来洗衣,我来照顾你们,把以前亏欠你们的都补上……”这是张平香对家人的承诺,也是她心底里那个最柔软、最朴素的愿望。

  张平香爱家人,也像爱家人一样爱着同事、爱着企业。

  陈磊是张平香的徒弟。

  2012年陈磊大学毕业进入方大炭素公司工作,就在他处于刚入职的焦虑和忐忑中时,张平香来到他面前,说:“今后我就是你师傅了。”

  从此,陈磊和张平香结下了“师徒缘”。

  “平时,师傅和蔼亲切,就像亲姐姐一样,不仅传授技术,而且在生活上嘘寒问暖,家里做好吃的总会拿到车间和大家一起分享。”陈磊说。

  然而,陈磊也“怕”师傅。

  有一次,张平香让陈磊对中控室信号系统进行检查,她判断一个电容可能出了问题,需要陈磊帮着查找电容型号、规格以及厂家。谁想,因为其他工作,陈磊竟然把师傅安排的事给忘了。

  下午,陈磊和张平香一起在中控室检查。

  “师傅真是厉害,果然被她言中,确实是电容的问题。但师傅交代我的工作没有做,她平时和蔼可亲的脸上立即挂满了冰霜。”陈磊说。

  “你知道这设备停一小时,咱们有多大损失吗?”当着几位检修师傅的面,张平香对陈磊毫不留情。

  那天,陈磊看到了师傅严厉的一面。

  正是因为张平香的严格,陈磊不敢有半点懈怠马虎。

  短短几年,陈磊的技术突飞猛进。2018年,他独立完成对进口油压机的检修,完成油压机核心主泵控制用流量放大器和压力放大器的改型调试。由于改造效果明显,项目获得了方大集团优秀小改小革项目。

  平日里,张平香会精心地为徒弟们“量身定制”技能提升培养规划,把优良作风、安全生产经验传给徒弟们,带领他们在实际工作中锻炼成长。

  在张平香的悉心指导下,一批批新员工快速成长为技术骨干,在企业技术创新中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师傅把工作现场当‘课堂’,把工作问题当‘教具’,对配料、焊接、加工等工作中的关键环节,边操作、边示范,倾囊传授,让我们快速成长。”陈磊说。

  如今,张平香又有了新的工作岗位,肩上的担子也更重了。在新成立的公司信息自动化部自动化站主任的岗位上,她再展劳模风采。

  2022年,张平香和她的团队完成小改小革和创新项目62项,实用新型专利7个。创造直接经济效益132.15万元,间接经济效益244.11万元。今年上半年完成小改小革、创新创效、降本增效项目28项,创造效益95.6万元。

  张平香的付出受到同事们的认可和好评,大家纷纷称赞张平香是“德艺双馨的好员工,知识分子的好榜样”。

  30年来,凭着对企业的热爱和对科技创新的执着追求,张平香把自己的人生和建设世界一流炭素强企的使命紧紧联系在一起,在每一次创新、每一个进步中找到了人生价值。


下一条:用青春志愿红 让党旗高高飘扬

关闭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