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首页 → 正文
区内资讯

巴彦淖尔:移风易俗“吹”来文明新风

[日期:2023-09-12]

红白事比阔气、讲排场的少了,喜事新办、丧事简办的多了;打麻将、打牌的人少了,生活方式文明健康的多了……旧习破除,新风扑面。如今,走进内蒙古自治区巴彦淖尔,随着全市移风易俗工作的深入开展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迎面而来的是清新的空气,感受到的是淳朴和谐的氛围。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统筹推动文明培育、文明实践、文明创建,推进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在全社会弘扬劳动精神、奋斗精神、奉献精神、创造精神、勤俭节约精神,培育时代新风新貌。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不断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积极推进自治、法治、德治融合,努力提高农民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水平,持续改善农村环境面貌和农民精神风貌,文明新风劲吹,美丽乡村如画。

新时代文明实践 传播新思想引领新风尚

乌拉特中旗石哈河镇的妇女成立了“暖阳阳”志愿服务队,广泛吸纳党员、文明户、最美家庭、精巴媳妇等移风易俗先进人物。她们以身作则关注留守老人、关爱困难儿童,通过多种形式倡导移风易俗新风尚,传播文明新理念,让石哈河镇越来越多的人关注并加入到关爱老人、儿童的行列中来,倡树文明乡风的理念在石哈河镇生根发芽。

“你们常常来看我们,真是太感谢了!”巴彦淖尔市希望志愿者协会会长拿着食品和生活用品去慰问生活困难群众时,群众感激地说。如今,希望志愿者协会已有志愿者470余人,累计服务时长约600小时,服务对象涉及孤寡老人、贫困家庭、养老院、学校、残疾人群等。“我认为志愿服务应该成为志愿者的一种生活习惯、一种生活方式。”志愿者协会会长说。

一城文明风,满城皆新景。近年来,巴彦淖尔市全面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工作,依托700多个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阵地,将一颗颗新时代文明实践的种子以各种方式融入群众生活,各中心、所、站成为传思想、学理论、种信仰、育新人的重要阵地。679家“草原书屋”成为广大农牧民汲取文化养分的重要场所,为乡村振兴注入文化动力。全市每年开展各类新时代文明实践“我帮你”志愿服务活动2万余场次,10余万人次志愿者参与,约100万人次受益。结合群众需求,我们推出了系列具有品牌效应的志愿服务项目,如“瓜蔓蔓”志愿者联盟、“暖心鞋”志愿服务、“巾帼”志愿服务、“微治理”等,深受群众的喜爱。

树立良好社会风尚 文明婚俗蔚然成风

乌拉特后旗乌盖苏木巴音塔拉嘎查制定了《巴音塔拉嘎查移风易俗节俭操办红白事参考标准》,明确了红白理事会职责,明确婚丧事宜规定、酒宴标准等,形成了“有人管事、按章理事、机制健全、服务规范”的工作机制。

杭锦后旗蛮会镇出台《蛮会镇关于清理整治散埋乱葬的公告》,坚持控增量、去存量、防变量,对违建墓地进行系统治理。把深化殡葬改革纳入村规民约,提倡生前尽孝、丧事简办,避免奢侈攀比,让“厚养薄葬”逐步成为村民共识,全镇16个村(社区)、135个村(居)民小组全覆盖修订完善村规民约。

健全完善制度,为乡风文明奠定基础。推进移风易俗,破除陈规陋习,重在建章立制,让文明常态畅行。为革除天价彩礼、大操大办、薄养厚葬、炫富攀比、铺张浪费、随礼泛滥等歪风陋习,2023年,巴彦淖尔市民政局制定印发《关于进一步修订和完善村规民约、居民公约的工作方案》,对村规民约规范修订提出要求。目前全市652个嘎查村已经100%修订完善村规民约,将爱党爱国,弘扬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民族团结进步、公共卫生等保障类内容和遏制乱办酒席、天价彩礼、薄养厚葬、攀比炫富、铺张浪费、“黄赌毒”、封建迷信、陈规陋习等约束类内容纳入村规民约中,巧用村规民约的群众自我教育独特作用引导村民提升文明意识,使村里攀比斗阔、铺张浪费现象逐渐减少,不断充盈勤劳节俭、崇德向善的文明新风,有效促进乡风文明、家庭和睦、邻里和谐。通过村民代表大会公开推选具有较高威信的党员代表、乡贤、“五老”人员等,组织建立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禁毒禁赌会和红白理事会等“四会”村民自治组织。目前,652个嘎查村全部建立“四会”,有效杜绝了铺张浪费、大操大办、薄养厚葬、涉黑涉恶、“黄赌毒”等不良风气,促进形成崇尚文明、遵守公德的良好风气。

“为了让村民更深入地了解移风易俗的重要性,我们将村里具体的事例在直播间讲给大家听。例如谁家闺女结婚不收彩礼、谁家办事摆宴更节约、谁家孩子通过努力学习改变了人生等,引导大家转变思想观念,让我们的新农村更有新风貌。”乌拉特中旗德岭山镇四义堂村相关负责人说。

2023年,四义堂村利用群众农闲时刷短视频的习惯,试点打造了移风易俗直播间,组织开展以“推进移风易俗 助力乡村振兴”为主题的直播宣讲活动,将宣讲阵地拓展到线上,切实打通理论宣讲的“掌上阵地”,形成了倡树文明新风、破除陈规陋习、建设美好家园的浓厚氛围。

风俗习惯归根结底还是思想观念的问题,教育引导是推进移风易俗的首要任务。2023年,巴彦淖尔市还印发《农村牧区移风易俗重点领域突出问题专项治理倡议书》,各旗县区通过宣传栏、微信平台、电子显示屏、宣传单等多种形式及时向广大农牧民发放移风易俗倡议书。临河区被确定为自治区级婚俗改革试点地区,乌拉特后旗被确定为市级婚俗改革试点,市家庭教育指导中心成立。巴彦淖尔市加快推进公益性安葬(放)设施规划建设,完成5项选址工作;持续推进“三沿七区”违建墓地排查整治,推进绿色、环保、生态、节地的殡葬文明新风尚。

人居环境持续改善 村容村貌焕然一新

村道旁绿树成荫,院落里干净整洁……走进杭锦后旗双庙镇太荣村,清一色的土房土墙土坷垃,老房子“土里土气”却旧中有新,内设简洁明亮,“美丽乡愁”图景随处可见。近几年,双庙镇把太荣村确定为“河套民俗旅游特色村”,将其与乌兰布和沙海湖旅游区有机结合,进行精心打造,让原有村庄土房修旧如旧,保持原始风貌,吸引了大批游客前往观光。

让乡村成为生态宜居的美丽家园,让群众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是乡村振兴的题中之义。近年来,巴彦淖尔市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巴彦淖尔市深入实施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高质量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实施《巴彦淖尔市农村牧区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2021—2025年)》和《健康巴彦淖尔行动(2021—2030年)》,扎实推进农村牧区厕所革命和生活污水治理,全面提升生活垃圾治理水平,推动公共卫生环境面貌整体提升,动员广大农牧民投身美丽家园建设,让乡村充满魅力。7个旗县区已全部完成村庄分类和县域乡村建设规划,农村牧区垃圾收运处置体系已覆盖94%以上的行政村。

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个个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的美丽宜居村庄映入眼帘,人在画中游的美好景象正在巴彦淖尔徐徐铺展。

来源:内蒙古文明网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