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蒙文版旧版主站盛乐校区
专题聚焦
当前位置: 首页 > 公告新闻 > 专题聚焦 > 正文
全国第18届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
发布时间 : 2015-08-15     点击量:

8月7日至9日,由中国科技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办,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承办的“第18届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学术年会”在我校召开。来自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清华大学、中国科技大学、首都师范大学、黑龙江大学、山西大学、河南科技大学、大同大学、东华大学、首都师范大学、厦门理工学院、渭南师范学院、西藏大学、河北大学、安徽农业大学、咸阳师范学院、内蒙古工业大学、内蒙古科技大学、山西省委党校、台湾长庚大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和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等国内外高校和出版科研机构的60余名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会议共收到论文摘要34篇。

会议开幕式由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聂馥玲教授主持,中国科技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艳平教授致开幕辞。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院长郭世荣教授致欢迎辞,并介绍了今年7月份在法国巴黎举办的“第14届东亚科学、技术与医学史国际会议”。

大会分为主题报告和分组讨论。

大会主题报告由首都师范大学王士平教授主持,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化凯教授报告了“从古算书中的运动学问题看中国古人对物体运动现象的认知方式”,首都师范大学李艳平教授报告了“科技世家的院士兄弟”,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方在庆教授报告了“爱因斯坦的电梯——纪念广义相对论一百年”,大同大学李海教授报告了“2013年、201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启示”,河北大学厚宇德教授报告了“根本哈根与哥廷根:究竟哪个学派创立了量子力学?”,厦门理工学院睢平教授报告了“基于物理学史的创新思维方法教育”。大会主题报告引起了与会代表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大会分组报告共分为“中国物理学史”,“外国物理学史”,“中外物理学史交流”,“术语翻译、物理教育史及物理实验技术史”等四个小组。在“中国物理学史”的讨论组中,报告内容从中国古典文献的物理学知识的挖掘如“道教炼丹加热方法探讨”,到中国古代物理学知识的应用如“山西古戏台声学分类初探”、“北京天坛三音石声学现象频谱特性初探”、“自由形状磁体磁矩测量——中国古代指南针实验研究瓶颈与新进展”,同时还有关于中国科学家在近现代物理学方面的贡献如“龚祖同在中国军用光学工业方面的开创性贡献”、“中国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台湾同步辐射研究中心方案的确立”、“论深水池供热堆的发明及其应用前景”等议题。在“外国物理学史”分组讨论中,集中探讨了西方物理学发展的理论与实践,如“科学理论的发生学结构及其对物理学史撰述的意义”、“文艺复兴晚期的实验传统与革新:以铂尔塔的磁体研究为例”、“哈斯著《物质波与量子力学》初步研究”、“斯特恩——盖拉赫实验之电子自旋及轨道角动量量子化”、“法拉第对电磁波的早期猜测”、“虚空与运动关系的演变”,同时也涉及到日本物理学家的贡献,如“日本物理学家广重彻生平及科学研究工作”。在“中外交流”的分组讨论中,不仅涉及了两次西学东渐中西方科学的译介及其传播,如“《远镜说》的光路图与克卜勒的光学研究”、“明清士人对地圆说的接受和改造——以‘脬丸之喻’为例”、“热本质学说在晚清的传播”、“对鸦片战争前后国人常言的中西‘船坚炮利’”等,同时还涉及了建国后的中外科学交流,如“从核子技术到世界和平——1956年C.F.鲍威尔教授的亚洲行”、“1957年日本物理学家代表团访华及其影响”等。在“术语翻译、物理教育史和物理实验技术史”的分组讨论中,与会代表们讨论实验技术的理论与实践,如“从《考工记》及其注释本看学者对工匠传统的阐释”、“民国工业试验所的材料强度试验”、“山西平阳传统麻纸制作技艺考察”,还探讨了晚清西方科学译介的术语问题,如“《地学浅释》的术语翻译与删略分析”以及物理学蒙文术语的翻译问题,同时还报告了“民国初期中学物理教科书的出版与内容特点分析”等。在分组报告中设有讨论、交流环节,报告人与参会的专家代表和青年学者就报告主题有较为充分的交流,现场气氛热烈。

会议闭幕式由首都师范大学白欣秘书长主持,我国资深科学史家和中国物理学史学科的奠基者戴念祖先生讲话。戴先生回顾了中国物理学史专业专员会的发展历程,高度评价了此次会议,认为此次会议论文和报告质量总体水平较高;并对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的发展寄予了厚望。老一辈物理学史的研究者张子文先生也回顾了80年代中国物理学史的研究状况,并对未来中国物理学史的发展提出了自己的想法。中科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博士后黄兴和清华大学游战洪教授分别总结了分组报告。首都师范大学白欣秘书长受专业委员会主任李艳平教授的委托,宣布了物理学史委员会会议的议题及下一届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年会的承办单位。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胡化凯教授做了大会总结,首先对此次会议的组织与接待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其次对会议报告的学术水平也给予了认可,希望广大的青年科技史学者多读书,锻炼文理兼通的综合素质;期望中国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不断发展。最后由胡化凯教授宣布闭幕。

此次会议的成功举办促进了我校科学技术史研究院与中国科技史学会物理学史专业委员会各成员单位的学术交流与互动,增强了科学技术史研究院在国内科学技术史学术领域的影响力。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