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全区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一等奖获得者任晓彤
文/边辑
任晓彤,女,满族,1978年出生,呼和浩特市人。2001年毕业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中文系
(文学院前身),获得文学学士学位;同年考入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中文系,攻读汉语言文字学专业研究生,2004年7月获得文学硕士学位;同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学,攻读博士学位,2007年7月获得文学博士学位。毕业后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任教至今,现为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文学院副教授。
2015年6月,参加内蒙古自治区高等院校第九届青年教师教学技能大赛人文社科组的比赛,以优异的成绩夺冠,被授予全区“五一劳动奖章”。
学习之路
1997年9月初,塞外青城已经染上淡淡的秋色。性格沉稳、长相斯文的她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虽然生于呼市,长于呼市,但对于这个整天泡在书堆里的小姑娘而言,这所学校是陌生的。她将在此度过四年的求学时光,“现在看来,我与师大结下的是一生的不解之缘,”任晓彤如是说。
中文系,在外人的眼中无疑是“浪漫”和“诗人”的代名词。可只有身在其中你才会知道,虽然远离了高中快节奏的生活和无穷无尽的作业,浪漫和轻松也只是你的痴心妄想。大学四年,她不敢有丝毫懈怠。宿舍、教室、图书馆,三点一线的生活日复一日。除了正常的课业,最重要的事情当然是读书;已经记不清是从读什么开始:唐诗宋词,老舍、巴金、托尔斯泰、川端康成……除了读经典,当然也读所谓闲书。金庸的武侠小说自然是最受青睐的,从图书馆借回的书虽然因为众人借阅已卷边甚至缺页,仍读得津津有味,荡气回肠。学习虽然清苦,但也乐在其中。毕业时,她是班级里唯一一个连续四年获得一等奖学金的学生,获得自治区级“三好学生”的荣誉称号。
“读书当然不是全部,我是学生会的成员,志愿者,也是运动场上的健将。”任晓彤告诉笔者。
“大学二年级开设了“古代汉语”课,为我们授课的是恩师章也先生。先生学问广博,课讲得相当精彩,激起我学习古代汉语的浓厚兴趣。从那时起,我就确立了考研的方向和导师,任人规劝,不改初衷。2001年9月,我如愿以偿,入先生门下,攻读硕士学位研究生。”
奉献之旅
2007年从中央民族大学博士毕业后,她回到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文学院工作。任教以来,先后承担本科生的古代汉语、训诂学、中文工具书概论等主干课程,硕士研究生的语言学理论与方法、汉语语法学等主干课程的教学工作。在读书和教书中,8年的光阴转瞬即逝。从教8年,任晓彤深深感到,教书育人是一份良心活儿。教师的作用不仅仅是教书,更重要的是育人。直到今日,她没有精确地算过已经上过多少课,但她把每节课都当成是自己上的第一节课:认真备课,精心准备。每学期结束时,她都会要求每位同学写一份听课感受,说说不足,提提意见和建议,便于她在今后的课上改进。在众多的课程中,任老师的课是受到学生认可和好评的。
任老师先后担任2007级汉文班和2012级双语班的班主任。面对来自不同地区、性格各异的学生,她都能够做到一视同仁,用一颗爱心对待、关心他们;坚持以身作则、以人为本、以德育人。2013年,2012级双语班被评为“优良学风班”,任老师本人也获得内蒙古师范大学.第七版入口网页“优秀班主任”称号。2012年11月20日,她作为特邀嘉宾走进内蒙古电视台新闻综合频道天天向上栏目,与主持人对话,就相关问题展开讨论,栏目标题为“走近最美教师——任晓彤”。
在教学之余,她还积极从事科研工作,先后出版《〈仪礼〉译注》、《医古文》(合著)、《古代汉语》(合著)、《元杂剧语气词研究》(独著)等著作,在中文核心期刊等各级各类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项,厅局级项目1项,并先后参与多项国家级、省部级、校级科研项目并获得多项省部级、校级科研奖励。
“在今后的工作中,我会一如既往,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一教师职业道德的准则。”
在谈到参加这次比赛的感受时,她很深情地告诉笔者:“这次比赛让我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带给我业务上的长进,更让我在为学、为师、为人方面有了更深刻的感悟。”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也。”“时至今日,我仍然庆幸自己选择了教师这个职业。古人所言‘为师’在于‘传道、授业、解惑’,无论哪个层面,都应当满怀激情,用爱来感染学生。”在教学这个双边活动中,教师传授给学生的不仅是知识,更应该是思路和方法;学生眼中的好老师,不仅要有广博的学问,更应该有高尚的人格。唯有如此,才是正确地诠释了“学高为师,身正为范”。一个优秀的教师更应该学会“传道”,这个“道”,如果给它做个与时俱进的诠释,应当是一种对待事物和问题时的大的视野、思维和情怀。
“比赛的荣誉已然成为过去时。它既是一个句号,也是一个逗号。我会继续带着感恩、支持、热情、爱心前行,为学生们奉献精彩的每一课。”